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农村局全面核实的基础上,经会议研究审定,最终确定嘉峪关天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嘉峪关新景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2025年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主体,为做好项目实施,编制了《嘉峪关天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设备项目实施方案》和《嘉峪关新景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圈舍设备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现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及个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地址,向嘉峪关市农业经营管理站反映。
公示日期:2025年6月25日—7月3日,共7个工作日
受理电话:******
附件:1.嘉峪关天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设备项目实施方案
? ? ? ? ? 2.嘉峪关新景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圈舍设备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农村局???????
2025年6月25日? ? ? ?
附件1
嘉峪关天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机械设备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第二批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计划的通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嘉峪关天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3月,主要以从事玉米、水果的种植、批发零售为主,充分利用丰富的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辐射带动我村58户农民种植制种玉米、早酥梨、西梅果树。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面向全市、服务社员、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宗旨。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制种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做到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2024年带动农户种植制种玉米1075亩、西梅100余亩,农户稳定收入每亩3500元以上。
二、项目实施背景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嘉峪关天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拟实施农业机械设备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三、项目实施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完成农业机械设备的采购与安装调试,使合作社具备基本的机械化作业能力,覆盖500亩农田,提高作业效率30%。通过持续投入与技术升级,打造一支现代化、专业化的农业机械作业队伍,提升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帮助农民实现“双促双增”,确立“依靠农户,服务农户、诚信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同时通过项目资金扶持,进一步提高合作社带动农户成效、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引领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四、项目实施内容
(一)机械设备采购。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与需求,购置拖拉机、铺膜机等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具体型号与数量如下:
1.东方红704拖拉机一台;
2.起垄铺膜机一体机一套;
3.70双行铺膜机一台;
4.撒肥机、平地刮板各一台;
(二)人员技能培训。组织合作社成员参加农业机械操作与维修培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培训30人次,确保成员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与基本维修知识。
五、项目投资预算
项目总投资12.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扶持农民合作社资金10万元,占80%;农民合作社自筹资金2.5万元,占20%。
六、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通过机械化大大降低种植成本每亩150元;通过起垄种植能预防大水漫灌造成的农作物死亡,每亩提高产量200斤,增加收入300元,每亩农作物产值可达3500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合作社统一对土地进行流转,对没有流转土地而且没有劳动力的农户,进行托管经营的模式,激发农民种植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周边农民就业100人;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七、项目实施保障
(一)组织机构。项目将按照有关要求和相关规定实施建设,项目批准建设后,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处理项目建设中的日常事务。
1.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决定重大事宜与措施,审查项目实施计划、物资采购使用计划、资金使用计划。
2.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3.负责项目实施质量的监督,物资采购与使用,资料整理归档,及项目的总结验收。
(二)经营管理。购买的设备经营权、产权、使用权归合作社所有,由合作社统一调度使用,优先服务合作社成员,同时面向全市农户提供有偿服务。
(三)财务管理。以本项目开展为抓手,规范合作社会计基础工作,加强财务资金管理。
1.本项目设置独立的专项资金账户,专款专用,避免项目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存混用。
2.健全项目会计体系,杜绝挤占、挪用项目资金。
3.准确核算项目成本,真实全面地反映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本。
4.项目会计报表向合作社成员公开,发现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附件2
嘉峪关新景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圈舍设备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第二批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计划的通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合作社社员构成:截止2025年6月底,社员总户数160 户,其中农民成员占比90%。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7月,位于嘉峪关市文殊镇团结1组北侧文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号,法人代表:吴玉琴。合作社主要从事牛************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畜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
养殖区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场3座,每座建成标准化养殖圈舍6栋,3000平方米,草料棚500平方米,饲料间200平方米,养牛大棚800平方米,管理用房260平方米,每座完成建设投资130万元,累计投入760万元。目前已经通过甘肃省种羊场引进国外肉羊与本地羊及小尾寒羊的多元杂交繁育出新品种,重点解决本地羊繁殖率低,又解决了小尾寒羊虽繁殖率较高但成活率低、饲养成本高的生产繁育瓶颈,从而提高了商品肉羊出肉率。对甘肃省种羊场引进的国外无角陶塞特和萨福克种羊分别与本地羊和小尾寒羊杂交后的二代寒羊进行多元杂交,进行了胚胎移植手术,成功生产推广优质种羊500只,生产杂交商品肉羊800只,为本地养殖户配种60次,计1750只羊。提高了肉羊个体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出栏率和商品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胚胎移植种羊1200只,带动肉羊产业发展,增加产值250万,带动周边农户增收30万。畜科所在养殖2场建立了研究基地,研究肉羊胚胎移植技术,确保肉羊品种基因稳定性,加快纯种羊繁殖速度,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
二、项目实施目的
推广适合于嘉峪关市实际的技术操作标准,大力推进肉牛、肉羊产业健康发展,为实现肉牛、肉羊产业健康发展,解决嘉峪关市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瓶颈,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打下良好基础,带动农民群众产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三、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该项目实施******服务中心为试验示范基地,向周边地区辐射,逐步达到产业化(商业化)经营水平。
1.新建养殖大棚一座:432平方米(12米*36米);
2.草料棚一座:300平方米(10米*30米);
3.购置安装牛、羊圈栅栏。
4.形成示范基地及其规模,扩繁优良肉群,生产优质羊肉,符合市场和人民的需求,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良好。
四、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15.6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扶持农民合作社资金10万元,农民合作社自筹5.6万元。
五、项目实现预期效益
(一)社会效益。建立“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四统一”管理模式,完善养殖档案5份,实现养殖过程可追溯,增加养殖户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 “肉盘子”,推进嘉峪关市肉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二)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实施,邀请畜牧专家开展养殖技术培训,覆盖成员大幅度增加,推广秸秆青贮、疫病防控等实用技术,牛羊存活率提升至95%,扩繁优良肉群,生产优质牛羊肉,符合市场和人民的需求,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良好。
六、组织保障
(一)组织机构
项目将按照有关要求和相关规定实施建设。
项目批准立项后,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处理项目建设中的日常事务。
1.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决定重大事宜与措施,审查项目实施计划、物资采购使用计划、资金使用计划。
2.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3.负责项目实施质量的监督,物资采购与使用,资料整理归档,及项目的总结验收。
(二)经营管理
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确定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实施,项目主持人负责成立项目技术小组,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及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资料收集整理、技术培训等工作,做到分工明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财务管理
以本项目开展为抓手,规范合作社会计基础工作,加强财务资金管理。
1.本项目设置独立的专项资金账户,专款专用,避免项目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存混用。
2.健全项目会计体系,杜绝挤占、挪用项目资金。
3.准确核算项目成本,真实全面地反映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本。
4.做到项目完整核算,编制项目会计报表,披露项目财务信息,全面反映项目建设进度与资金流向。
5.项目会计报表向合作社成员公开,发现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